導言之新聞腔與俚語
  不要用太多俚語 (例如:他1994年一舉成名。 He really hit the big time in 1994)。如同隱喻,俚語只有偶爾使用才有效果。
  要避免只有新聞記者才用的表達方式,比如,向人豎大拇指(the thumbs up), 大拇指朝下(the thumbs down),或者綠燈(green light)。不要用工作輕閑優(yōu)厚gravy trains,也不要用步步為營說戰(zhàn)術(salami tactics),不要說這一類(the likes of)。要避免用丑陋或用得太多的表達,比如底線(the bottom line)、高調(high profile)。
  不要用caring表示關心的,用carers來表示護理人員。這樣造詞容易但沒意思。
  不要讓讀者預測到你的遣詞,特別不要讓他們預測準到令人感到滑稽。所以,寫政府部門的時候,不要用大人物這個詞;寫英國上院的時候,不要用閣下們(their lordships)這個詞;分析共產(chǎn)黨的時候,不要用同志(comrades)這個詞。難道每個草坪都整齊得像修過指甲一樣(manicured)?難道每個毒販都非得是男爵(barons)?
  總要清新行文。老用新聞腔使文章沒有生氣。日報記者有個缺點,由于沒有時間煉字,他們習慣于用現(xiàn)成的、用過無數(shù)次(seventh-hand)的表達。懶惰的記者覺得下面的句子很舒服:產(chǎn)油(oil-rich)國A,在病中的(ailing)總統(tǒng) B治下, 有在位多年的強人(long-serving strongman),據(jù)坊間傳聞(chattering classes),是一名狡詐的政治作手(wily political operator),所以當前局勢不穩(wěn)(uneasy peace)。在他最近作出分水嶺式的(watershed,或者landmark,地標性的,又或者sea-change,巨大的)決定,逮捕首相 (于是蜜月結束,the honeymoon is over)后,分離出去(breakaway )的南部將掀起一場腥風血雨(bloody uprising)。類似地,偷懶的商業(yè)記者喜歡談困境中的(troubled)公司C的問題,它是萬向節(jié)行業(yè)革命(revolution)的犧牲品。接近內情的人士(well-placed insiders)預測這家公司將被一場成敗在此一舉的(make-or-break)罷工撕裂,除非重量級人士者在馬拉松式(marathon )談判的最后一刻(11th-hour)介入。
  行文不能有太多套路。”故事的開頭通常是這樣:“首先是好消息”(First the good news),那么肯定接下來會有“現(xiàn)在是壞消息(Now the bad news)。 然后會插入一段來自某位行業(yè)分析師(one industry analyst)的話,這句話里多半會有“假如,而且是個很重要的假如“( If, and it's a big if)。到文末的時候,假如作者承認自己不太明白發(fā)生了什么,那么至少“有一件事是肯定的”(One thing is certain), 最后則以"正如某人所說的那樣“(As one wag put it)來結尾。
  時髦的詞和詞組令讀者生厭。有一些詞匯是有意從電影電視或者政客言論中摘來,如遙遠的橋 (bridges too far),帝國的反擊(empires striking back),更好更溫柔(kinder, gentler),F(xiàn)打頭的粗話(F-words),當月流行(flavours of the month),X世代(Generation X),理智與感情(hearts and minds),價值連城的問題($64,000 questions),southern discomfort(流行音樂唱片名,與一個百年烈酒品牌Southern Comfort相反),回到未來(back to the future),30多歲的人(thirty-somethings),機會之窗(windows of opportunity),牛肉在哪里,意指實質是什么?(where's the beef?)。
  另外一些詞匯則來得沒這么好玩,往往來自社會科學家。如果發(fā)現(xiàn)自己在用下面這些詞,你要停下來問:*9,這些詞最適用嗎?第二,如果是五年前或是10年前,你會用這些詞嗎?如果不,原因是什么?
  應對(address)。既然問題可以被回答 (answered), 議題可以被討論(discussed),難題可以被解決(solved), 困驗證可以被處理(dealt with),為什么要用應對(address)這個萬能詞匯呢?
  照料(care for)以及所有用caring開頭的短語。為什么不用look after呢?
  社區(qū)、共同體(community)。如前面“去掉冗詞”一節(jié)所述。
  環(huán)境(environment) 。寫作的時候但凡遇到環(huán)境(environment)這個詞,刪掉。
  著名地(famously)。通常是冗余的,總是惹人厭的。
  聚焦(focus)。世界是個舞臺,又不是棱鏡。
  個體(individual)。在某些上下文中還可以,但越來越多地用于替代男人、女人和某人(man, woman or person),這就不對了。
  海外(overseas)。用得越來越多,很多時候錯誤地用來指國外或外國。
  參與(participate in)。何不用take part in?詞的數(shù)量一樣但音節(jié)少一些。
  伙伴(partner)。無論舞伴、性伙伴和人生伴侶,現(xiàn)在都用伙伴。你分得清嗎?
  過程(process)。這個詞用來形容巴以和談之類是可以的,但用來替代對話(talks)就不對了。
  關系(relationship)。還是用relations吧,短一點。
  資源(resources)。太多用在人力資源(human resources)上了,其實不如直說員工或者某人。
  技巧(skills)。學習技巧、思考技巧、教育技巧,用得太濫了。技巧的意思就是能做某事(the ability to),說一個人有什么技巧不如直接說他能做什么。
  支持的(supportive)。為什么不直接說有幫助的(helpful)?
  目標(target)。說為你的努力定下目標(target your efforts),不如說將你的努力朝向(direct)什么。
  透明度(transparency) 。這比公開性(openness)要強嗎?
  上面這些詞本身沒錯,但如果你用這些詞只是因為你聽見別人在用,而不是因為它們在你的上下文中是最合適的,那你要避免用它們。用得太多的詞和現(xiàn)成的表達不會使你的文章新鮮活潑。
  王爍:如果你覺得這一節(jié)有些吹毛求疵,我能理解。如果你認為其中許多內容只適用于英語而非漢語,我不反對。但我從中學習到了幾點共通的道理:
  *9,不要養(yǎng)成用俗套的習慣。俗套所構成的文章節(jié)奏,無不在讀者算中。很多人說一部俗套電視劇讓觀眾產(chǎn)生智力上的優(yōu)越感,不要讓同樣的悲劇發(fā)生在你自己身上。來一套“總有一種什么讓你什么”?或者來一套“有一種某某叫某某”?謝謝你,我夠了。
  第二,要用確切的詞而不是萬能的詞。如果你在某個詞(如文中提到的技巧、環(huán)境、資源)前面加上不同前綴就能適用于一切場合,這不是好詞。要動腦筋,找到適用于特定場合的特定詞匯。專名比通名更準確,更有力量。不光名詞如此,動詞也是一樣,少用“應對”,少用“運行”,多用腦子。
  導言之句法
  寫一個雙重否定的句子永遠比理解它來得容易──摘自一封讀者致Economist的信。
  馬克·吐溫說,好作者應當這樣對待句子:“作者偶爾可以放縱自己寫長句,但他必須確保里面沒有折皺,沒有含混,沒有用括號括起來的部分來打亂整體節(jié)奏。當作者完成后,長句不能像海蛇一樣大半個身子在水下,而是要像火炬游行一樣清楚曉暢。”
  長段落與長句子一樣使讀者迷茫?!逗喢髋=蜃值洹肪幷逪enry Watson Fowler說,“段落本質上是思想而不是文章長度的一個單元。它應與文章主題一致且與上下文保持連續(xù)。”
  除了偶然情況,一段不要只有一句話。
  清楚的思想是清楚的寫作的關鍵。奧威爾說,“一個細心的作者在寫每一句話時都應問自己四個問題:我想說什么?可以用什么詞來表達它?什么意像或者成語可以把它表達得更清楚?這個意像夠不夠新鮮?也許他還該問自己更多兩個問題:可以寫得更短點嗎?行文丑陋的地方有沒有辦法避免?”
  王爍:十余年前從北大外國哲學研究所畢業(yè)時,我寫的論文創(chuàng)造了本人所寫句子長度的紀錄。當時讀的書不是英語就是德語。英語有很長的句子,德語則因為語法嚴謹長句就更泛濫,德語哲學著作則只能用可怕來形容。一頁書可以只有一段話,而這段話可以只有一句。讀起書來有如探寶。我寫的自然是中文,但從句套從句耳濡目染也就會了。論文答辯委員會一位教授表揚了這種文風,熱情地在評語中寫道:論文有深度,文風中西合壁……且不難讀!這位教授研究德國哲學。
  王小波曾經(jīng)說翻譯對白話文寫作有未得到充分承認的貢獻。我非常同意,因為我還看到了硬幣的反面。從外語中生搬硬套而來的句式在當代中文寫作中無處不在,像恐龍一樣礙眼,而且還活磞亂跳??纯从卸嗌倬渥右?ldquo;作為”、“通過”開頭!再看看以“作為”開頭的句子,有多少在經(jīng)過一個長長的定語后丟掉了主語!沒有必要生硬地復制西式句法結構,絕大多數(shù)情況下,把一個長長的復合句拆成兩個短句,不僅表達得更清楚,還更有力。
  有所為有所不為
  要少用形容詞“重要的(important)”,如果說一個事情是重要的,那就還要說明,為什么是重要的,對誰來說是重要的。
  不要不動腦筋地用“式”(-style)這個后綴。比如說,不要隨便說德式公司監(jiān)事會,不要說歐式輪值主席,等等。把你想用“式”這個詞形容的東西解釋清楚先。
  不要用“位于”(locate)這個詞,你總是可以用別的不那么難看的詞來取代它。一家公司位于北京市朝陽區(qū),就是這家公司在北京市朝陽區(qū)。
  王爍:很難嚴格服從上面對“重要”的使用要求,這個詞用得太普遍。但不要因為這個例子難以照搬,就不去思考它帶來的啟發(fā)。
  啟發(fā)之一是,形容詞是簡化的表達方式,它總是可以還原為一系列事實的描述。如果你說孔雀美麗,發(fā)生的事情可能是眼前有孔雀在開屏。把形容詞還原為這些事實描述,文章會更有力。
  啟發(fā)之二是,不能不負責任地運用詞匯。作者不能把一個詞拿過來用一下就拋下,有責任把詞匯放在錯落有致密切相連的序列中,完整的信息才能由此呈現(xiàn)。文章在漢語中的本意就是織出來的,不要讓線頭裸露在外。
高頓網(wǎng)校微信二維碼
關注高頓網(wǎng)校微信,*9時間獲取AICPA考試時間提醒,體驗全新備考方式
 
       高頓網(wǎng)校特別提醒:已經(jīng)報名2014年AICPA考試的考生可按照復習計劃有效進行!另外,高頓網(wǎng)校2013年AICPA考試輔導高清課程已經(jīng)開通,通過針對性地講解、訓練、答疑、???,對學習過程進行全程跟蹤、分析、指導,可以幫助考生全面提升備考效果。
 
  報考指南:2014年AICPA報考指南 
  考前沖刺:AICPA 考試試題   考試輔導
  高清網(wǎng)課:AICPA網(wǎng)絡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