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次級抵押貸款是指一些貸款機構向信用程度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貸款。在2001年經(jīng)濟衰退發(fā)生后,美國住房市場在超低利率刺激下高度繁榮,為經(jīng)濟復蘇及其后來持續(xù)增長發(fā)揮了重要作用,次級抵押貸款市場迅速發(fā)展。但隨著美國住房市場大幅降溫,加上利率上升,很多次級抵押貸款市場的借款人無法按期償還借款,導致一些放貸機構遭受嚴重損失甚至破產(chǎn)。2008年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危機引發(fā)了投資者對美國整個金融市場健康狀況和經(jīng)濟增長前景的擔憂,導致之后幾年股市出現(xiàn)劇烈震蕩。
含義
美國抵押貸款市場的“次級”(Subprime)及“優(yōu)惠級”(Prime)是以借款人的信用條件作為劃分界限的。根據(jù)信用的高低,放貸機構對借款人區(qū)別對待,從而形成了兩個層次的市場。信用低的人申請不到優(yōu)惠貸款,只能在次級市場尋求貸款。兩個層次的市場服務對象均為貸款購房者,但次級市場的貸款利率通常比優(yōu)惠級抵押貸款高2%~3%。
貸款等級
共有六個:premierplus、premier、A-、B、C、C-。評級標準為申請者的按揭貸款償付記錄、破產(chǎn)記錄,以及債務收入比率。信用評分采用FICO指標。按揭成數(shù)(LTV)是指貸款與資產(chǎn)價值的比例。一般來說,貸款等級越高,F(xiàn)ICO評分越高;按揭成數(shù)越低,表明貸款風險較小,相應定價越低,反之則越高。
通常,固定利率借款者的平均信用評分高于浮動利率借款者。在整個1990年代,次級抵押貸款借款者的信用評分呈現(xiàn)逐年下降趨勢,尤其是浮動利率次級抵押貸款。這表明1990年代次級抵押貸款質(zhì)量存在問題,大量貸款提供給了信用較低風險較高的借款者。但從2000年開始,借款者信用評分開始逐漸上升。因為此時,貸款者開始關注貸款風險,并采取相應措施限制風險敞口。因此,在這一時期里,不僅整體貸款數(shù)量上升,并且機構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提供給信用評分較高借款者的貸款量上升最為顯著。
借款者信用評分越高,貸款等級越高,相應的首付要求也越低。這也體現(xiàn)了風險補償原則。而按揭成數(shù)越高,借款者違約傾向越大,相應的首付要求越高。在1998年危機之前,首付額呈現(xiàn)逐年下降趨勢。而1998年之后,貸款者開始提高首付要求,貸款結構發(fā)生變化。按揭成數(shù)低于70和大于100的次級抵押貸款大量減少,而首付為10%的次級抵押貸款量上升顯著。
提前償付罰金也是控制風險的措施之一。當利率下降的時候,次級抵押貸款借款者傾向于提前償付貸款,以便以較低的利率重新申請貸款。而貸款的提前償付會給貸款者帶來損失,并且由于提前償付的可能性不可預測,這種損失也是不可測的。因此,為了限制提前償付這種行為,貸款者對提前償付者收取一定的罰金。
|
導航大圖 | |
責任編輯 | |
導語 | |
大標題 | |
標題一 | |
標題二 | |
標題三 | |
標題四 |
相關熱點:
上一篇:上一篇:FRM一級知識點:波動率期限結構
下一篇:下一篇:FRM一級知識點:可轉換債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