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A備考:成本管理常見考點
成本管理在CMAP1財務規(guī)劃、績效與控制中占比15%,常見于綜合題,高頓君整理了成本管理的高頻考點,快來看看自己掌握了嗎。
CMA
?】成本管理的概念
成本管理是指企業(yè)生產經營過程中各項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決策和成本控制等一系列科學管理行為的總稱。成本管理的內容
?】成本管理的內容
一般來說,成本管理具體包括成本規(guī)劃、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控制和成本考核五項內容。
(一)成本規(guī)劃
成本規(guī)劃主要是指成本管理的戰(zhàn)略制定。它從總體上規(guī)劃成本管理工作,并為具體的成本管理提供戰(zhàn)略思路和總體要求。
(二)成本核算
成本核算是成本管理的基礎環(huán)節(jié),是指對生產費用發(fā)生和產品成本形成所進行的會計核算,它是成本分析和成本控制的信息基礎。成本核算的精度與企業(yè)發(fā)展戰(zhàn)略相關,成本領先戰(zhàn)略對成本核算精度的要求比差異化戰(zhàn)略要高。
(三)成本控制
成本控制是成本管理的核心,是指企業(yè)采取經濟、技術和組織等手段降低成本或改善成本的一系列活動。成本控制的關鍵是選取適用于本企業(yè)的成本控制方法,它決定著成本控制的效果。
成本控制的原則主要有以下三方面:一是全面控制原則,即成本控制要全部、全員、全程控制。全部控制是指要對產品生產的全部費用加以控制;全員控制是指要發(fā)動全體員工樹立成本意識,參與成本控制;全程控制是指要對產品設計、制造、銷售的全流程進行控制。二是經濟效益原則。提高經濟效益不單是依靠降低成本的絕對數,更重要的是實現相對的節(jié)約,以較少的消耗取得更多的成果,取得最佳的經濟效益。三是例外管理原則。即成本控制要將注意力集中在不同尋常的情況上。
(四)成本分析
成本分析是成本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指利用成本核算,結合有關計劃、預算和技術資料,應用一定的方法對影響成本升降的各種因素進行科學的分析和比較,了解成本變動情況,系統地研究成本變動的因素和原因。
(五)成本考核
成本考核是定期對成本計劃及有關指標實際完成情況進行總結和評價,對成本控制的效果進行評估。其目的在于改進原有的成本控制活動并激勵約束員工和團體的成本行為,更好地履行經濟責任,提高企業(yè)成本管理水平。成本考核的關鍵是評價措標體系的選擇和評價結果與約束激勵機制的銜接??己酥笜丝梢允秦攧罩笜耍部梢允欠秦攧罩笜?,如:實施成本領先戰(zhàn)略的企業(yè)應主要選用財務指標,而實施差異化戰(zhàn)略的企業(yè)則大多選用非財務指標。
CMA
CMA
CMA熱點延伸:
報考CMA費用是多少?CMA會員費每年都要交嗎?
?】成本管理常見考點
CMA考點之成本法VS完全成本法優(yōu)缺點
① 變動成本法優(yōu)點:可以避免會計準則使用完全成本法利用存貨粉飾利潤,例如,存貨的增加可以吸收一部分固定成本,增加本期的利潤;有利于責任中心的績效管理;有利于公司內部的決策,例如產品的定價,本量利分析,是否關閉生產線或產品,是否外包等決策中通常需要用變動成本法來進行決策分析。
② 變動成本法缺點:只能用于內部管理會計決策分析,會計準則與稅法不認可。
③ 完全(吸收)成本法優(yōu)點:會計準則與稅法要求使用完全成本法,可以用于外部的財務報告。
④ 完全成本法缺點:管理層容易利用存貨來粉飾財務報表,例如,產量大于銷售量時,存貨將吸收一部分固定間接制造費用使得當期的利潤較高;經理可能生產能吸收最多固定制造 成本的產品而不是對企業(yè)最有利的 產品;完全成本法不利于內部的決策,如產品的定價,本量利分析、是否關閉分部或產品線等相關決策。
CMA考點之實際VS正常VS標準成本法
① 實際成本法優(yōu)點:直接材料、直接人工、間接制造費用都采用實際發(fā)生的成本,準確真實可靠。
② 實際成本法缺點:信息滯后性,出報表慢,滿足不了快速決策的要求;由于固定成本不變,每期產品的數量不同,會使不同期間生產的單位產品成 本波動很大。
③ 正常成本法優(yōu)點: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采用實際成本;間接制造費采用預定的分攤率分攤,消除了間接成本在各期之間的波動,易于數據的比較。
④ 正常成本法缺點: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數據仍然滯后;采用正常成本法,工廠間接成本在一些月份可能會分攤不足,而在另外一些 月份可能會分攤過度。
⑤ 標準成本法優(yōu)點:標準成本中剔除了過去的無效率;標準成本可以作為新數據,揭示預算期內的各種差異與預期變化;標準成本法核算的速度快,有利于快速決策;消除了間接成本在各期之間的波動,易于數據的比較。
⑥ 標準成本法缺點:可能會設定不合理的標準,比如標準的設定過程過于專斷或隱秘,或缺乏溝通;剛性標準或過于強調利潤的標準也很可能失敗。
CMA考點之及時生產制優(yōu)缺點
① 及時生產制的優(yōu)點:減少了準備時間和生產的前置期;不會發(fā)生生產過剩的情況;得到改善的質量控制和更少的物料浪費;低存貨甚至零庫存;與供應商關系密切;財務上減少了資金占用的成本和資產減值的風險。
② 及時生產制的缺點:沒有緩沖庫存;高度依賴供應商;可能發(fā)生供應商某產品缺貨情況,重要部件缺貨會使整個生產線癱瘓;收到非預期訂單時的潛在加班費用導致人力成本上升。
以上就是關于【CMA備考:成本管理常見考點】的全部內容,大家在在最后沖刺階段,一定要查漏補缺,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預祝大家考試順利。想要更多的CMA資料,請點擊下方圖片領取。高頓教育CMA,與你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