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市場近幾周流動性緊張局面持續(xù)。其中7天回購利率處位于4.0%以上,高于6月份3.2%和第二季度3.35%的水平。7天回購利率走高出乎市場的預料:一方面因為歷史規(guī)律顯示,市場的流動性一般在第二季度末之后會變得較為寬松,另一方面從5月以來,中國央行已連續(xù)11周在向市場注入流動性。
  原因何在?首先,IPO融資活動增多是目前流動性趨緊的一個原因。其次,年初以來金融機構的外匯占款出現了明顯下降的趨勢,6月份央行和商業(yè)銀行的外匯占款出現了11個月以來的首次下降。這是資本流入放緩的信號,也是境內流動性緊張另一個重要原因。
  過去10多年中,中國的貨幣供應量一直以來受到資本流入的較大影響。具體而言,中國央行從商業(yè)銀行手中買入外匯并同時投放相應數量的人民幣,這些人民幣成為了“儲備貨幣”,由于乘數效應,它們形成了數倍的廣義貨幣供應量。隨著資本流入減少,儲備貨幣的供應也相應放緩,從而使得市場的流動性趨緊的狀況。
  筆者認為,流動性緊張將增加中國通縮的風險,也不利于政府實現今年7.5%增長目標。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也在近期指出,目前中小企業(yè)的融資成本仍較高。要解決流動性緊張問題,央行需要更加主動積極地注入流動性,來緩和市場的波動性并降低整體的融資成本。而隨著資本流入放緩,資本更多的雙向流動將增加匯率的彈性,從而增強貨幣政策的有效性,央行因此將獲得更多的政策空間來積極調整貨幣政策。
  首先,央行可以重啟“逆回購”來穩(wěn)定短期的市場利率。對公開市場到期資金的預測顯示,8月份到期的資金僅為690億元,而9月份無資金到期。然而,從需求端來看,上半年,銀行間市場的債券發(fā)行量達到了2.9萬億元,相當于平均每月的資金需求為3000億元。歷史而言,當金融機構外匯占款出現顯著下降的時候,央行一般均通過公開市場操作來為市場注入流動性。例如,2012年的5月到10月期間,由于資本流入減緩,央行實行了3.6萬億的逆回購來改善市場的流動性。
  第二,值得注意的是,央行近期推出了一項新的貨幣政策工具“抵押再貸款”(PSL),用以改善市場的流動性并引導商業(yè)銀行向特定領域提供較長期的貸款,央行未來也將用它來設定市場中長期(1-3年期)的基準利率。筆者認為,央行今后將更積極地使用“抵押再貸款”來市場注入流動性。
  早前,中國國家開發(fā)銀行從央行獲得了3年期總額為1萬億人民幣的抵押再貸款用于棚戶改造項目。由于貨幣乘數效應,這將為整個銀行系統(tǒng)增加約4萬億人民幣的存款(中國的貨幣乘數為4.0-4.2)。值得注意的是,央行給國開行提供的3年再貸款的利率約為4.0%,低于基準存款利率的4.25%。而國開行為棚戶改造項目提供的3年期貸款利率據報道為5.895%,也低于目前3年期貸款基準利率6.15%。這意味著中國政府希望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的意愿,也預示著市場的流動性在未來仍將基本保持寬松。
  在外匯占款大幅下降的背景下,筆者認為抵押再貸款是一項可以創(chuàng)造貨幣供應量的政策創(chuàng)新,它也可以減少中間環(huán)節(jié),從而降低融資的成本。盡管目前對抵押再貸款的作用進行評估還太早,但有一些問題值得開始思考:*9,如果對特定領域的貸款的出現違約,應該由誰來擔負損失并承擔償還責任?第二,盡管央行希望用這一工具要引導市場利率走低,但對市場利率的“窗口指導”是否會破壞目前利率市場化已取得的進展?
  如果未來一月資本流入繼續(xù)放緩,中國央行在第三季度仍有可能對整個銀行系統(tǒng)全面降低存款準備金率,也可能繼續(xù)實施定向降準來對特定領域進行支持。事實上,目前中國的存款準備金率、存貸比和貸款額度等限制,是推高中國整體融資成本的重要因素。筆者認為中國的監(jiān)管機構應該采納更現代的監(jiān)管方法,例如制定資本充足率和流動資產比率的要求,并逐步放棄傳統(tǒng)的定量工具,以此來使得金融機構能更有效地配置資源。

 高頓網校官方微信
掃一掃微信,關注*7財經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