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滬指大漲1.54%,在時隔七年之后重返5000點,股民們奔走相告。
  盡管如此,與以往一樣,基于監(jiān)管層 “慢牛”的定調,每當指數創(chuàng)出新高,投資者們總是隱隱有些擔心,也愈發(fā)變得敏感。我想,這當中,人們最擔心和關注的是“上調印花稅”這一傳聞。
  對于“調稅”的威力,國內投資者即使沒經歷過,也應該聽說過。在2005——2007年那波A股大牛市途中,2007年5月29日,監(jiān)管層“半夜雞叫”上調印花稅,滬指隨后從4300多點一直下跌到3400多點,史稱“530”事件。
  同樣的,在中國臺灣1987-1990那波大牛市中,1988年9月臺灣相關部門出臺準備征收資本利得稅的政策。之后股市連跌19天,從8813點連跌19天到4645點。
  其實,近幾天,在滬指5000點關口之前,在5月28日和6月4日,A股分別有兩次超大級別的振蕩。這或多或少也是受到了“上調印花稅”相關傳聞的影響。
  相對應的是,6月5日,證監(jiān)會發(fā)言人在例行新聞發(fā)布會上提到,“虛假誤導性信息必然扭曲了市場的價格信號,侵害投資者合法權益,一些不法分子通過捏造虛假信息引發(fā)市場大幅波動。”
  這位發(fā)言人提醒投資者不信謠不傳謠。不過,他并未直接提起,自然也未否認印花稅相關傳聞。
  新高之后,“印花稅”殺手锏會不會出?
  那么,在A股不斷創(chuàng)出新高之后,監(jiān)管層到底會不會采取“上調印花稅”這一殺手锏呢?
  記得在6月5日(周五)中午,一位私募基金人士與我交流是否會“調稅”的問題。
  我給出的分析是:新股集中發(fā)行一直被認為是“抽血”股市。這段時間,監(jiān)管層加快了新股發(fā)行,中核電、國泰君安等大盤股也即將上市,其實就是試圖通過市場化的手段給市場降溫。既然如此,在國泰君安這只“5年來*5IPO”發(fā)行和上市之前,即在這些大藍籌發(fā)行對A股影響尚未顯現之前,監(jiān)管層應該不會馬上再使出“上調印花稅”這一殺手锏。
  那么,當中核電、國泰君安上市之后呢?我的判斷是,還是不會,至少不應該。要知道,作為新股,其上市后肯定會連續(xù)大漲。但大盤股大漲之后,若高位掉下來,那么,其對A股的影響是非常負面的。
  在2005——2007年那波大牛市的6100點“筑頂”過程,“中石油上市及隨后的連續(xù)下跌”就曾經起了不小的作用。
  所以,如果在中核電、國泰君安上市及連續(xù)上漲之后,若監(jiān)管層那時宣布“上調印花稅”,其后果將難以想像,“踩踏”是難免的。這肯定不是監(jiān)管層愿意看到的。
  從另一個角度講,這一波牛市的一個重要邏輯基礎是“改革牛”、“轉型牛”。那么,如果監(jiān)管層還是用以前那種粗暴的方式去直接干預市場,其必然會影響投資者和民眾對改革的信心,牛市的根基一旦因此而動搖,那么監(jiān)管層希望的“慢牛”也便無從談起。
  同時,“慢牛”的另一個潛臺詞是不希望大幅波動以及因此造成“踩踏”。由此分析,“調稅手段”肯定有違管理層“慢牛”的初衷。
  建議適當降低新三板門檻,以分流資金
  事實上,除了“調稅”這種不該用的粗暴手段,監(jiān)管層還有其他很多辦法調節(jié)A股的上漲節(jié)奏。比如,“適當降低新三板門檻”。
  降低新三板投資門檻一方面可以分流A股的熱錢,另一方面,有助于打通投資者和融資者之間的“任督二脈”,緩解中小企業(yè)融資難問題,同時也緩解普通市民投資難問題。目前來看,這段時間,新三板的投融資功能正在逐漸顯現。
  在我看來,在當前經濟所處的階段,“降低新三板門檻”讓廣大中小企業(yè)通過直接融資融到錢,提振實體經濟,顯然比幾個超級大盤股上市或回歸,更有里程碑意義。
  前些天,有位中央高層表態(tài),要大力發(fā)展多層次資本市場,以“輸血”經濟。對此,很多人對此感到不解:“難道大家都去炒股,經濟就會發(fā)展?”
  很顯然,所謂資本市場“輸血”經濟的大邏輯,不僅是增加老百姓資產性收入以提振消費,更重要的是,使資本市場成為投融資雙方的紐帶,解決雙方投資難和融資難。這必然要求監(jiān)管部門取消一些管制,以推進資本市場市場化改革。
  目前,一邊是,A股市場資金很多,但因注冊制尚未實施,公司上市受到限制,從而導致股價泡沫化,新股被爆炒。另一邊是,新三板實行注冊制,但因投資門檻過高,導致資金入場受到一定程度限制。
  從市場化的角度來看,這兩種限制都使相關市場的定位和市場發(fā)展被扭曲和影響,所以,都應該減少甚至取消。當然,這其中,相關的法治建設是關鍵,是保障。
  文章來源:騰訊網

高頓網校精彩推薦:

2015年1月-12月財會考試月歷

2015公務員工資改革解析
史上最全
《財經名人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