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在知乎上看到一個話題,有個大三的學生說自己想畢業(yè)時考CPA,但是不知道一次全考還是分兩次考比較好。

 
  其實,這個問題并沒有多大的討論余地,作為財經(jīng)領域的第一大證書,肯定是越早考出來越好,但是無論幾年考出CPA,只要自己的專業(yè)能真正和實際工作結(jié)合,對未來職業(yè)發(fā)展都是有好處的。
  而且,有個現(xiàn)實是,CPA不是你想一次全考,就能全部考過的!
  所以,這個問題的關鍵不在于好不好,而是能不能。一般來講,我們說決定考生一年通過還是兩年通過的,就是下列這兩大原因。
  一、科目難易程度
  CPA各科的難度,真正復習過的考生是清楚的,這是影響考生一年通過還是兩年通過的最大的原因。按照CPA歷年來的難度規(guī)律,一般來講,考試時的難度是:
  會計>審計>財管>稅法>經(jīng)濟法>戰(zhàn)略
  不過,由于不同的科目特征,例如財管中有大量的計算題,而且考生對公式的記憶和運用不是很熟練,在考試過程中會耽誤很多的時間,導致題目做不完,也會讓部分考生覺得,財管的難度會比審計高。
  還有種情況就是,當年的考題角度比較偏,重點考察比較少,一些細小的、不容易看見的小的知識點反而考察的比較多,參照2017年的經(jīng)濟法的真題,基本就符合這種情況。

 
  從上圖中可以很清楚的判斷CPA難度有多大。針對2018年的CPA考試,首先,教材頁數(shù)增加,多數(shù)科目的知識點都是增加比較多,是導致難度可能上升的一個原因。
  其次,CPA各科的考試時長都在2小時以上,會計的考試時長是3小時,無論是題量還是對考生的心態(tài),都是非常大的挑戰(zhàn)。
  最后從通過率上來看,也可以看出每年CPA上百萬人的報名人數(shù)中,能通過考試的本來就很少,能一年過6科的更是寥寥無幾。
  所以說,CPA中雖然也有難度區(qū)分,但是這六科難度都不能忽視,即使是最簡單的經(jīng)濟法和戰(zhàn)略,通過率也不超過20%,而且,CPA考試的通過率,一直都是以實際參考人數(shù)為基數(shù)來計算的。
  二、自身的基礎和實力
  還有一點決定自己一次過6科還是兩次過6科的,就是考生本身的基礎和實力。
  小編來給大家舉兩個例子,去年高頓CPA六科學霸中,有在職考生也有脫產(chǎn)考生,如學員張日富是審計專業(yè)本科畢業(yè),所以在校時邊上課邊備考,畢業(yè)后的4個月也是事務所在職狀態(tài),最后一次過6科。
  而學員趙帥是機械設計制造專業(yè),會計基本是零基礎,所以選擇了辭職脫產(chǎn)備考,在虹口校區(qū)待了足足10個月的時間,最終也一次性通過了6科考試。
  所以,如果自己想一次過6科的話,最好衡量一下自己的基礎和實力,然后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備考方式。

 
  三、合理的科目搭配是成功的一半
  從現(xiàn)實角度來考慮,很多考生是不會選擇一次報6科的,那么在決定自己的報考科目的時候,就要先理性的分析一下,到底如何報最合理。
  這兩天CPA報名馬上截止,如果還在考慮報考科目的考生,可以遵循下列兩個報考原則。
  一是難度搭配,CPA中難度最高的三科是會計、審計、財管,難度相對低的三科是稅法、經(jīng)濟法、戰(zhàn)略,在選擇的時候,最好將難度高的三科錯開報考。
  二是關聯(lián)性搭配,例如會計和稅法是知識點關聯(lián)性比較大的兩科,會計中的所得稅在稅法中也是重點,二者可以互為補充,提高復習效率。
  對考生來講,CPA不應該只是一本證書,還是一個完善的財會知識體系,無論幾年考出了證書,只有真正將證書的知識消化吸收,并學會運用,那考到的證書才算是有價值。

 
  ▎本文來源高頓,作者小七,高頓財經(jīng)簽約作者,CPA持證人,中央財經(jīng)大學畢業(yè),曾就職“四大”,長期專注于財會職場,做的了審計,寫的了雞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