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高頓小編為同學們帶來在崗職工平均實際工資(與社會平均工資的區(qū)別)的知識點,一起來看看吧!
在崗職工平均實際工資(與社會平均工資的區(qū)別)
在崗職工平均實際工資指扣除物價變動因素后的在崗職工平均工資。計算公式為:
在崗職工平均實際工資=(報告期在崗職工平均工資/報告期在崗職工生活費價格指數(shù))
術語解釋:
在崗職工平均工資指企業(yè)、事業(yè)、機關單位的在崗職工在一定時期內平均每人所得的貨幣工資額。它表明一定時期在崗職工工資收入的高低程度,是反映在崗職工工資水平的主要指標。計算公式為:
在崗職工平均工資=(報告期實際支付的全部在崗職工工資總額/報告期全部在崗職工平均人數(shù))
在崗職工指在本單位工作并由單位支付工資的人員,以及有工作崗位,但由于學習、病傷產假等原因暫未工作,仍由單位支付工資的人員。
在崗職工可分為在崗長期職工和在崗臨時職工。包括由單位派出學習、勞務及病傷產假并由單位支付勞動報酬的人員。
社會平均工資和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區(qū)別:
1、兩者本質不同
社會平均工資通常指某一地區(qū)或國家一定時期內(通常為一年)全部職工工資總額除以這一時期內職工人數(shù)后所得的平均工資,通過該時期該范圍全體職工的工資總額與職工平均人數(shù)之比而得到。
在崗職工平均工資,各國有經濟、城鎮(zhèn)集體經濟和其他各種經濟類型單位及附屬機構的在崗職工得到的勞動報酬的平均數(shù)。
2、兩者代表意義不同
社會平均工資可以反映出職工的工資水平和生活水平,在計算報酬、計算賠償額等提供一些參考。通常分為年平均工資,月平均工資。(現(xiàn)今統(tǒng)計局已經不再有職工平均工資統(tǒng)計項目,而以在崗職工平均工資取代),簡稱社平工資、社平。
職工平均工資是指各單位的職工在一定時期內平均每人所得的貨幣工資額。它表明一定時期內職工工資收入的高低程度,是反映職工工資水平的主要指標。
3、兩者反映工資數(shù)值不同
職工平均工資就是包括所以在崗不在職中國工人工資的平均工資,一般較高;而在崗職工就是在統(tǒng)計時正在上班的工人工資/12個月,一般較低。
以上就是【在崗職工平均實際工資(與社會平均工資的區(qū)別)】的全部內容。如果想要學習更多相關知識,歡迎大家前往高頓教育初級會計職稱考試頻道,學習更多精品課程,查看完整報考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