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節(jié)選自《世界500強CFO的財務管理筆記》,作者鄭永強
  藍田事件是中國證券市場一系列欺詐案的之一,被稱為“老牌績優(yōu)”的藍田股份巨大泡沫的破碎,是中國股市上演的一出丑劇。藍田事件成為2002年中國經濟界一個重大事件。
  *8挑破這個泡沫的是中央財經大學的研究員劉姝威教授,她為此獲得了“CCTV 2002中國經濟年度人物”。2001年,她以一篇600字的短文對藍田神話直接提出了質疑,這篇600字的短文是劉姝威寫給《金融內參》的,它的標題是《應立即停止對藍田股份發(fā)放貸款》。文章在對藍田的資產結構、現金流向情況,尤其是償債能力作了詳盡分析后,得出結論是藍田業(yè)績有虛假成分,而業(yè)績神話完全依靠銀行貸款,20億的銀行貸款藍田根本無力償還。
  劉姝威在文中重點分析了藍田的短期償債能力指標(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根據藍田股份2000年度財務報表分析,藍田的流動資產為4.3億元,流動負債為5.6億元,流動比率為0.77低于警戒線1。這就意味著短期內可以轉換為現金的流動資產不足以償還短期內到期的流動負債,償付短期債務的能力較弱。在扣除存貨后之后,藍田的速動資產為2億元,速動比率不足0.35,處于相對非常危險的區(qū)域,資金鏈的危機突現。同時,流動資產減去流動負債后得到的凈營運資金為-1.3億元,說明藍田在凈營運資金方面存有1.3億的缺口。這就意味著藍田可能不能按時償付1.3億元的到期流動負債。
  從藍田的資產結構來看,從1997年其總資產就開始直線上升,如左下圖。從左下圖不難看出,總資產快速增加的同時,相應的流動資產(紅色部分)的比例在不斷地下滑,這就說明藍田的資產規(guī)模主要是被固定資產(綠色部分)的不斷增加所帶動的。此外,右下圖是藍田的流動資產結構分析圖。流動資產中,除了存貨(黃色部分)在過往3年保持總體不變,其他可以快速變現的流動資產在不斷的下降。根據進一步的報表數據分析顯示,藍田存在可疑的“兩高”:固定資產在總資產的占比相當的高;在產品在存貨中的占比相當的高。
  要知道這些變化,盡管從表面上,看好像藍田資產規(guī)模翻了幾番,企業(yè)在不斷的發(fā)展壯大。但是換個角度,從債權人,尤其是銀行的角度來看,其實這并不是一件好事。從銀行來看,其實藍田每年的償債能力正在不斷的惡化,尤其是短期償債能力,并沒有得到相應的改善。藍田甚至無法創(chuàng)造足夠的現金流來維持正常的經營活動和保證按時償還銀行貸款的本金和利息。銀行作為債權人的利益根本無法得到保障。

 
  此外,劉姝威又比較了同行業(yè)的各項財務數據后發(fā)現。藍田財務報表上的各項財務數據是一個非常奇怪和不合邏輯的數據組合。藍田的主業(yè)是漁業(yè)和食品飲料業(yè),而藍田主業(yè)的收入水平“異常”高于漁業(yè)同行業(yè)平均水平(如左上圖紅色),流動資產尤其是應收帳款卻又是“明顯”低于漁業(yè)同行業(yè)平均水平(如右上圖黃色)。收入和應收帳款之間的關系非常奇怪。通常情況下,兩者應該是正相關的,而在藍田兩者沒有絲毫關系。同時藍田的貨幣資金卻又是同行業(yè)中最低的,導致短期償債能力也是所有同行中最低的(如左下圖紅色貨幣資金)。最最奇怪的情況是,在流動資產中藍田的在產品卻又是“異常”的*6(右下圖紅色部分)。
  從上述幾個圖表中不難看出,藍田的“超高”收入(高于行業(yè)平均水平近4倍)并沒有給藍田帶來現金流,只是帶來了固定資產規(guī)模的不斷擴大和存貨中在產品規(guī)模的不斷擴大。如果只是1年或者短期出現這樣的情況,完全可以接受;而如果象藍田這樣,持續(xù)好幾年都是這種沒有邏輯關系的現象,這就表明藍田的“高”收入根本無法產生足夠的現金流量來償付企業(yè)的債務,企業(yè)償債能力正在持續(xù)惡化。所以劉姝威在文中建議,銀行應立即停止對藍田發(fā)放貸款。
  一篇短文好似一根針扎在了藍田股份這個巨大的肥皂泡上。一幕股市丑劇由此開始被揭開,藍田的貸款黑洞公布于眾。此后不久,藍田在收入、固定資產和存貨上財務造假的丑聞被揭露,有關銀行相繼停止對藍田股份發(fā)放新的貸款。由此,藍田賴以生存的資金鏈條斷裂。2001年11月底,藍田股份召開臨時股東大會,藍田承認由于銀行不再給藍田發(fā)放貸款,導致藍田陷入困境。2002年1月21日、22日以及23日上午,藍田股份被強制停牌。
  -藍田簡介
  藍田股份曾經創(chuàng)造了中國股市常盛不衰的績優(yōu)神話。這家以養(yǎng)殖、旅游和飲料為主的上市公司,一亮相就顛覆了行業(yè)規(guī)律和市場法則,1996年發(fā)行上市以后,在財務數字上一直保持著神奇的增長速度:總資產規(guī)模從上市前的2.66億元發(fā)展到2000年末的28.38億元,增長了9倍,歷年年報的業(yè)績都在每股0.60元以上,*6達到1.15元。即使遭遇了1998年特大洪災以后,每股收益也達到了不可思議的0.81元,5年間股本擴張了360%,創(chuàng)造了中國農業(yè)企業(yè)罕見的“藍田神話”。
  當時最動聽的故事之一就是藍田的魚鴨養(yǎng)殖每畝產值高達3萬元,而同樣是在湖北養(yǎng)魚,武昌魚的招股說明書的數字顯示:每畝產值不足1000元,稍有常識的人都能看出這個比同行養(yǎng)殖高出幾十倍的奇跡的破綻。
  大事記
  1996年5月,藍田在上交所上市
  1999年10月,證監(jiān)會處罰公司數項上市違規(guī)行為
  2001年11月,劉姝威在《金融內參》發(fā)表600字短文,此后藍田資金鏈開始斷裂
  2002年1月,涉嫌提供虛假財務信息,董事長保田等10名中高層管理人員被拘傳接受調查
  2002年5月,因連續(xù)3年虧損,暫停上市
  ▎申明:本文節(jié)選自《世界500強CFO的財務管理筆記》,由作者鄭永強先生授權高頓網校[*{7}*]發(fā)布,文章版權歸鄭永強先生所有。媒體轉載或引用須注明作者及來源高頓網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