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頓財經題庫
  小編導讀:本文撰寫自南京大學長三角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陳志龍。存款保險制度即將實施,該制度對中國經濟形勢和金融格局會帶來怎樣的影響?本文進行了深入的分析。
  存款保險制度將于5月1日起正式施行,這標志著從上世界90年代初開始著手研究醞釀的存款保險制度實施進入胎動時刻,中國也成為第114個建立存款保險制度的國家或地區(qū)。
  以銀行為中心的金融體系連接著國民經濟各部門,在經濟體系中占有獨特而重要的地位。小平同志說過,“金融很重要,是現(xiàn)代經濟的核心。金融搞好了,一著棋活,全盤皆活。”過去幾年間,中國銀行業(yè)規(guī)模不擴大,財務狀況大幅改善,從早年的苦菜花到年利潤逾萬億,驕人的業(yè)績使中國銀行業(yè)的盈利水平已躋身世界先進銀行之列。但是也不要忘記中國銀行業(yè)的根基不牢,上世紀90年代,在亞洲金融危機期間,因為體制機制所累積的沉重不良資產包袱,許多銀行一度到了“技術上瀕臨破產”的邊緣。此后,決策層痛下決心,大規(guī)模引資重組改造,建立現(xiàn)代公司治理機制才得以讓中國銀行業(yè)鳳凰涅槃般的再生。
  較高的利潤并不意味著金融創(chuàng)新能力、風險管控水平和客戶服務能力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長期的牌照管制、利率行政定價、政府隱性擔保和父愛主義庇護,使得中國銀行雖然曾經出現(xiàn)過“技術上的破產”,卻仍然能“大而不倒”的根本原因所在。近年來,中國以銀行體系為主的金融總量進入高增長期,金融業(yè)既強大又脆弱,一個小小的震蕩往往會引發(fā)結構性坍塌。特別是金融市場 出現(xiàn)非理性發(fā)展時,容易自我麻痹,一個市場的局部逆變會引發(fā)系統(tǒng)性風險。作為一個高儲蓄率國家,銀行業(yè)金融機構中存款超過120萬億元。存款保險制度的主要目標是維護銀行體系的穩(wěn)定,防范系統(tǒng)性風險發(fā)生,保護存款人的利益。對于中國銀行業(yè)來說,存款保險制度的推出還標志著利率市場化的一項基礎工作的完成。
  在經歷每一次重大的金融動蕩或危機后,人們都會反思危機的原因、過程、表現(xiàn)和結局,力求完善市場的基礎制度和防火墻。在金融大爆炸的年代,“基于大眾的錯覺與群體性狂熱”,金融工程師借助精心設計的數(shù)學模型,不斷創(chuàng)新型產品,抵押貸款被不斷地切割、包裝,證券化為各種新概念產品,有毒產品和 “影子銀行”混變其中。在繁榮的年代,風險往往被泛濫的流動性掩蓋,而當經濟進入調整期,行業(yè)進入枯水季,風險就會凸顯。
  次貸危機中,華爾街爐心融毀般的災難通過金融管道傳導外溢,許多上百年的大型金融機構一夜之間破產重組,“大而不倒”的神話破滅。任何國家,當金融業(yè)出現(xiàn)危機時,政府為維護社會穩(wěn)定、保護存款人的利益,都要責無旁貸地要出手救助,編織金融安全網。如果是個案,尚好處置,但如果象2007年的美國,華爾街整個著火了,火燒連營,“再強大的政府也不能把整個宇宙都給保護起來”。金融全球化的一個重要特征是資金無國界的高速流動,當恐慌如暴風驟雨般襲來,如果每個人都在慌亂中按下那個鍵從銀行提款,極端不穩(wěn)定的體系中,風險會迅速傳導,甚至會出現(xiàn)系統(tǒng)性癱瘓。所以,在當今的全球經濟中,控制銀行體系的風險變越來越困難。
  救市是為維護金融穩(wěn)定,但這一魔咒般的過程充滿悖論。政府如果無原則地對金融機構出手相助,那就有它會一種示范作用,救一個就要救一百個,意味著它對所有機構都負有救助責任和義務,在更深層次上鼓勵更多的激進經營行為,放縱經營層的道德風險。“會哭的孩子有奶吃”。一方面,通過政府救助獲得納稅人的巨額資金,并且還可通過一系列的討價還架與監(jiān)管者博弈,獲得更多的對價籌碼。而另一方面,政府救助也給公眾傳遞出明確的信號,你們盡管放手去搏,出了問題我買單。當危機再出現(xiàn)時,公眾的預期更強烈,政府的救助壓力更沉重。實際情況也是這樣,當年華爾街許多肥佬機構拿到巨額救助款后,先支付管理層的高額年薪和旅游費用。奧巴馬雷霆萬鈞地發(fā)火 把華爾街巨頭們召集起來,拍桌子打板凳地發(fā)誓“要對華爾街進行徹底的改革”。
  長期以來,中國銀行業(yè)一直背靠政府,以國家信用背書。大而不倒,只生不死。不要說大銀行和中小股份制銀行沒有關門破產的風險,就是經營水平最爛的鄉(xiāng)村信用社,出了問題都要保證剛性兌付。用一位監(jiān)管部門負責人的話說,“只要有把米,雞就跟你跑。牌照給你了,既然開了門,就不用擔心關門。”在中國的老百姓心中,有一種根深蒂固的思想,“反正銀行是國家開的,不會破產倒閉。”但隨著金融業(yè)總量的爆炸性增長,特別是利率市場化和金融自由化進程加快,銀行作為高負債經營的特殊企業(yè),自身每天都在經營和管理風險。有的風險它能預防、管控,或者即使出險了也能消化,但有的風險是超過其自身承受能力的。
  過去十多年的高速發(fā)展中,中國金融體系三駕馬車的銀行、證券、保險實行的是分業(yè)經營、分業(yè)監(jiān)管模式,隨著開放度的加大,如果混業(yè)經營放開,不同業(yè)務板塊的防火墻如果不能完全隔離各自風險,金融如油,風險如火,如果風險外溢,出現(xiàn)當年類似尼克里森搞垮巴林銀行的極端事件,或者銀行因為資產質量、重大投資失誤或者衍生品交易出現(xiàn)重大虧損,其自身盈利和資本金仍不能覆蓋風險敞口時,其風險必然向存款人蔓延,這時存款保險就發(fā)揮了安全墊的作用。當然,如果一家銀行資不抵債,清算后由央行的保險基金來兜底——每個儲戶最多賠償50萬元,這對存款人賠償上限已經鎖定。
  筆者與原人民銀行南京分行副行長、江蘇省政府參事黃正威請教存款保險制度的相關問題,這位資深的央行官員曾多次參加地方金融風險案件的處置,參加了央銀行關于存款保險制度早期的框架設計,并率中國央行代表團專題赴美考察FDIC(美國聯(lián)邦存款保險公司)的經驗,見證了中國利率市場化進程中的每一個重要時點。他認為,一個完整的存款保險政策框架有益于在全社會增強對銀行體系的信心。長期以來,中國金融體系是以銀行為核心的,穩(wěn)定了銀行體系就穩(wěn)定了金融全局。存款保險制度的施行對防范經營者的道德風險、維護金融穩(wěn)定和為提高福祉能提供更多的安全保障,是構建現(xiàn)代金融體系的一項重要制度安排。銀行業(yè)本質是經營和管理風險的具有超長杠桿的特殊企業(yè)(根據(jù)巴塞爾協(xié)議,銀行的自有資本金一般為8%)實行存款保險制度后,意味著讓銀行回歸作為企業(yè)的本源。企業(yè)自負盈虧,可生可死。隨著利率市場化時間表日漸明朗,作為企業(yè)的商業(yè)銀行自主定價權將得到提高,自我約束,自擔風險。
  存款保險制度的推出,意味著公眾要改變觀念,過去一向認為是大而不倒,低收益無風險的存款將告別過去的無風險,存款保險制度實際上是將過去政府對存款的隱性擔保顯性化了。推出存款保險的意義,打破了幾十年一慣制的剛性兌付,弱化了政府擔保。存款保險推進的過程,既是構筑金融體系安全墊、為推進為利率市場化進行的一項基礎性工作,也是一場深刻的投資者教育活動。風險與收益是相伴相隨的,只有收益而沒有風險的投資并不存在,銀行存款亦然。
  本文來源:騰訊財經

高頓網校精彩推薦:

2015年1月-12月財會考試月歷

2015公務員工資改革解析
史上最全
《財經名人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