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5月,有近6萬粉絲量的知乎女神“童瑤”為某知乎網友募捐,并聲稱去看望過該患病網友。近日,有網友舉報,兩個知乎賬號實為25歲蘇州男子童某一人所有。疑似當事人童某又發(fā)帖致歉,并稱將去自首。目前,已有超400名網友捐款,涉案金額在進一步統(tǒng)計中。
一起在當今其實并不少見的“詐捐”案例,因為發(fā)生在“知乎”網絡社區(qū),因此引發(fā)了民眾的嘲諷,將之歸結為知識或理性的失敗。個中情緒,可以由類似這樣的表述看出來:“萬萬沒想到,一個認真的問答社區(qū),居然也被一個認真的騙子攻陷了”。
其實,“成功”的騙子,大都是“認真”的。比如層出不窮的電話詐騙或網絡詐騙,無不精心構思、層層設局,它們無非利用了人心的恐懼或貪婪;而心靈雞湯式的騙局,包括精心炮制煽情故事吸引大眾眼球的行為營銷,則千篇一律地指向柔軟的“人心”,他們可恥地濫用了人們對美好的“相信”。
因此,“知乎”群體被騙,并不那么“丟臉”。二者的“認真”并非同一方面的正面交鋒。“知乎”的“淪陷”,并不是輸在它所擅長的刁鉆古怪的“問題”上,而恰恰在理性需要適當懸置的地方——情感。騙子的成功,只是成功地運用了策略:避其鋒芒,攻其所短,攻其不備?,F實生活中,是技術宅男而愛看情感劇或心靈雞湯文章的,或者智商高而情商低的,都不在少數。更何況,“知乎”社區(qū)已由之前邀請注冊制下的40萬人,經由商業(yè)運作和向公眾開放,攀升到400萬之眾,其良莠不齊,本在情理之中。因此,騙子以“心靈雞湯”攻陷“知乎”,無非說明人心的豐富、復雜乃或脆弱。
問題倒在于,當愛心被騙,精心偽造的“浪漫”被剝開畫皮,千夫所指,本該是行騙者“童瑤”。網絡輿論所向,為何反倒是“知乎”?
在“知乎”方面,它從一開始確立的“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的精英姿態(tài),已經將自身割裂于大眾。因此,此次“名”“利”俱損,多少是在為自身的“高冷”還債。
但在一個價值多元化的社會,社交的專業(yè)化和“圈子”化,哪怕由商業(yè)資本推動,也自有其合理性。但大眾無法足夠寬容,他們將關注焦點投向“知乎”而非“童瑤”,既有對行騙的“審美”疲勞,也隱現著與仇官、仇富類似的仇“知”情緒。這種非理性情緒,往往裹挾輿論的力量,令人擔憂地引向歧途。正如針對最近美國發(fā)生的一起中國留學生被追尾后槍殺的慘劇,本應譴責殺人者,大眾卻多有因留學生開奔馳車的細節(jié)而引發(fā)了“額外”的輿論暴力。
拋開偏見,“知乎”的淪陷,不應該令我們歡樂,正如鄰居家失竊,不能成為我們高興的理由。當被視為“精英”的、兼具知識或理性的“知乎”也在精心的騙局面前失足,我們更應感受到的,本該是沉重。因為我們本不應該時刻披著理性的鎧甲生活,因為我們希望能像孩子一樣天真善良地活著并沒有罪過。
事實上,這次真正淪陷、再受重創(chuàng)的,還是社會誠信、善良的人性,以及那些真正亟須求助的人群。“知乎”引以為豪的知識或理性,其實無所謂失敗。因為騙局的揭穿,還是有賴于理性懷疑。問題是,作為科技推動力的懷疑和理性,一旦在道德情感領域大行其道,成功地成為肢解美好和浪漫的利刃,留給我們的,無非是幻滅的悲哀。“相信”其實無關理性,而是一種律令。因為離開了“相信”,我們的未來無法擁有光明,沒有人會成為贏家。這才是我們需要團結起來認真思考的問題。
本文來源:新京報;作者:劉志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