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韌性強、彈性好、回旋空間大,這是我們經常聽到的說法。但是,在樂觀的同時,我們也要保持警惕。
*9,中國內生性增長動力相對疲弱;第二,中國民間資本權重較高的“財新PMI指數”不僅長時間處于衰退區(qū)域,而且還在不斷下滑;第三,民間投資積極性十分低落,而且金融成本居高不下;第四,統(tǒng)計數據顯示,中國民間資本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急速回落,從2013年的23.1%到2014年的18.1%、再到2015年的10.1%,2016年一季度的5.7%,而1至4月份更回落至5.2%。
經濟增長內生性動力源自于哪兒?民間資本的活躍度當然是重要源泉。如果民間資本的生存環(huán)境惡劣,那中國經濟內生性動力如何才能強勁?
緊縮貨幣政策對積極財政政策的反向用力,同時不斷敦促力保政府項目貸款需求的政策,使得政府項目占用了銀行對實體經濟的所有貸款額度,民間資本求貸無門,而不得不依賴民間高利貸維系生命。時間久了,實業(yè)家放棄實業(yè),而被吸引到高利潤的金融投機領域;在財富再分配的金融領域里,企業(yè)家的大量資金變成了別人、甚至騙子的財富,再回實業(yè)領域談何容易。投機失敗者無力回歸,投機成功者不愿回歸。
很多人認為,民間資本現狀是中國產能過剩、經濟結構調整過程中的必然結果。對于這樣的看法,我不贊同??偭空咤e誤,導致民間資本逃離實業(yè),這是總量問題還是結構問題?說不清。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總量政策錯誤,惡化了中國經濟的結構。它體現為:*9,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金融與實業(yè)的結構性扭曲;第二,政府投資與民間投資的結構性扭曲。不錯,這都屬于宏觀經濟范疇的結構性扭曲,但是我們眼睛往往只盯著中觀(產業(yè)層面)和微觀(產品層面)的結構問題,這是一個嚴重的問題。
我認為,中國經濟結構調整首先要密切關注宏觀經濟層面的結構正常,絕不能發(fā)生金融膨脹而實業(yè)萎縮的關系扭曲,同時一定要確保民間資本的正常活躍,因為這是中國經濟改革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但恰恰相反,這些年中國金融改革的結果是使中國經濟“脫實向虛”;同樣,金融改革帶來的利率高企和各色金融亂象,嚴重抑制了民間資本的活躍度。
毫無疑問,中國不能繼續(xù)以中觀、微觀的結構性問題掩飾宏觀經濟結構的扭曲,而必須正視問題,大力度壓縮貨幣投機的利潤空間,提升實體經濟的利潤空間,為實業(yè)經營創(chuàng)造良好而穩(wěn)定的營商環(huán)境,引導民間資本重新回歸實業(yè)??梢钥闯?,中央已經注意到這方面的問題,所以通過各種手段“降成本”,提出“三去一降一補”的施政方針。但同時要注意到,中國貨幣市場投機過剩的問題并未得到很好的解決,金融市場生成資本的難度依然巨大。我認為,不解決這方面的問題,中國宏觀經濟結構扭曲的問題將會越發(fā)嚴重。
所以,中國要搞供給側結構改革,首先要在金融領域大力實施供給側結構改革,讓金融市場供給更多地生成長期資本,更加體現金融為實體經濟服務的核心理念,更加符合實體經濟對金融、對資本的需求。
本文來源:中國經濟周刊;作者:鈕文新